規劃「產品藍圖」
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在產品發展上的思考,不是要做顛覆性的創新,而是把現有產品做得更好,像從桌機進化到筆電一樣。我們制定了一份產品藍圖,想像未來最理想的樣貌,並以此作為早期產品開發的方向與驗證依據。
兩種價值路徑
釐清了基本的產品發展路徑後,我們回到自身的產品地打造。
我認為產品價格可以分為兩種:
- 基於現有改良
這樣的產品發展,更多是在不同價值組合間,尋求平衡、優化、規格的微調,打造一個更好的版本。 - 突出的特色
這種產品能解決以往未被解決的問題,或提供比現有方案好上 10 倍的解決方案。
由於最終決定的價值主張更接近第一種:
「不是全新的創造,而是現有價值的改良與重塑。」
就像一家飲料店,透過調整配方與比例,讓飲品更好喝,而不是發明一種全新的飲料;
又或者像是手機,調整螢幕大小、耐震、相機、電池容量,提供給最適合地目標客群使用。
而我們的路徑的起點,將不會是很粗糙的概念性驗證,而是有一定水準的起點。
所謂的「更好」究竟是什麼?
要讓人理解並產生想像與憧憬,我們需要把這件事說清楚。
因此,我們決定優先制定
「產品藍圖」用來表達,在可見範圍內的最終產品樣貌
嘗試想像,對於一位對工作空間有高度要求的新世代工作者,
在我們設定的價值主張下,他理想中的未來工作場域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以最高品質為目標,這樣的產品應該具備哪些特性?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做了許多事:
- 參考現有優秀場域案例
- 走訪那些令人嚮往的工作空間
- 搜集數百張與工作相關的場景圖
- 研究不同產業在實體空間的解決方案
- 甚至憑空構思出未來的概念
最後,我們規劃出一個理想的終極版本,用大量文字描述與圖片呈現未來可能的產品樣貌。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沒有確切時間表的計畫,但我們相信:
當這個藍圖實現時,它將能代表新一代工作者真正理想的工作場域。
這個理想有兩個意義:
- 它將有足夠「吸引力」,讓團隊有動力、理想
- 能帶來「方向性」的指引,早期產品將以它為目標,進行最初的驗證與建構
因此,下一步我們必須回答:
在尚未達到理想狀態之前,怎樣的產品能彰顯價值主張,並成為最早期的可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