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管理 【場地行銷攻略】怎麼把策略﹑目標,落實到每一天的行動中? 前幾篇文章,都在討論行銷的事前準備,這些準備不外乎就是為了讓公司發大財,但最難的就是把對市場的瞭解、產品定位、行銷策略落實在每一天的待辦清單上。 Jul 7, 2019 — Kevin Wu 【場地行銷攻略】怎麼把策略﹑目標,落實到每一天的行動中? 前幾篇文章,都在討論行銷的事前準備,這些準備不外乎就是為了讓公司發大財,但最難的就是把對市場的瞭解、產品定位、行銷策略落實在每一天的待辦清單上。這篇文章我想試著說明,有了初步的行銷策略之後,該如何落實在明天的行動。策略 v.s 目標的關係是?策略:像一條路的路徑我們可以試著把在做的事情比喻為爬山。爬山會有起點、終點,以及經過的每一個轉折點。在我看來策略,就是按照順序從起點,經過每一個你所設計的轉折點,到達終點的方式。.目標:每一個可以看風景的點如果說策略是一個連續的點組成的,目標就是每一個值得停留的點。在爬山中除了起點以外,每一個值得看風景的點、轉折點、叉路、終點,都可以當作目標。以行銷來說,策略 v.s 目標的差別是?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替行銷設定起點、路徑、終點。起點:Facebook粉絲團0人路徑:經過美化的粉絲團頁面→10篇優質貼文→觸及人數達1000人→粉絲團500人→20個忠實粉絲→3篇爆紅時事文→1,000人。終點:Facebook粉絲團1,000人我們所謂的行銷策略,就是設定路徑。你可以隨意把路徑中的順序調整、項目刪除。而所謂的行銷上的目標,除了具體可視的觸及人數、粉絲團人數,包含貼文、美化頁面都可以是目標。目標 v.s 實際執行的關係是?而「目標」這件事情,其實我們可以再仔細探究,我會再進一步用「大小」、「時間」、「順序」來看待目標。例如:目標是「擁有一個很棒的粉絲團」為了達到這個大目標,我們可以切割成一些小目標,例如:1. 10,000個讚2. 100個忠實粉絲3. 每篇貼文都有100個讚4. 每篇貼文都有1000個觸及人數這樣的設定就有大目標、小目標之分。小目標出現的意義是,可以讓我們切割成更小的目標,直到可以變成明天的待辦項目。例如:「10,000個讚」的大目標,可以再切分為幾個小目標:1. 下20則廣告2. 寫10篇文章3. 與3個youtuber聯名合作但當目標越來越細的時候,就會開始有一些變化,例如「下20則廣告」下的小目標可能是:1. 設定廣告主軸、TA範圍2. 製作20張圖片3. 製作20份廣告文案此時你會發現,原本只包含「大小」的目標開始出現「順序」,也就是須要先有「廣告主軸、TA」才可以做「製作20份廣告文案」,再來因為做事情需要時間,不是一瞬間就能完成20份廣告文案,那麼在設定目標的時候就會考慮到「時間」。當我們發現,目標已經小到沒有切割的必要、出現順序性、可以掌控時間時,差不多就是我們日常的待辦清單,也就是今天和明天要做的事情了。目標×細分×順序×時間 =>每日待辦事項好目標﹑好策略﹑好的待辦清單把目標、策略「落實」到每一天,這大家都會說,但落實的品質其實是有兩種的。「落實」的最低要求是:「把工作做完」例如,「要寫出20個針對不同TA的廣告文案」,如果行銷人員可以按照預訂時間、順序把這件事情做完,就符合「落實」的基本要求了。因為如果沒有做完,根本就不用去檢視成果。但值得一提的是,目標是有區分大小的,也就是說,並不是要你純粹「寫出20個針對不同TA的廣告文案」,而是要讓公司未來能在粉絲專頁上「獲得10,000個讚」。這就帶到我們第二個對於「落實」的要求:「落實」的品質要求是:「達到更大目標」換句話說,一個好的每日待辦事項,不僅止於審視是否能在每一天完成,還要看的是每一段時間後,更大的目標是否達到。如果目標達不到的話,就要開始回過頭來考慮兩件事情:「目標」的關鍵要求:「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在前面曾說過,「目標,路途中是每一個可以看風景的點」這個要表達的,其實只有目標的一個面向 — 「可偵測性」。也就是可以用客觀的角度來看目標是否達到。例如「獲得10,000個讚」,有達到或是沒達到,一看就可以知道了。不過這也只是目標的基本要求。另外一個面向,就是「我們是為了達到大目標,才切割成一些小目標」,而反過來說,每個小目標,都要有助於大目標完成。但如果我們在一個月之中,每周目標都做到了,但當月目標卻沒達到,就要來檢討,是不是有些方面沒有做到了。例如,Facebook粉絲團有一個藍勾勾標誌可以申請,通過申請就代表你的粉絲團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假設)藍勾勾的獲得標準1. 10,000個讚2. 100個忠實粉絲3. 每篇貼文都有100個讚4. 每篇貼文都有1000個觸及人數如果獲得藍勾勾需要達到四個指標,而你的當月目標,是成功獲得藍勾勾,所有的周目標加起來只包含4項裡面的2項,當然就無法獲得藍勾勾。這就是目標的另外一個特性「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相互獨立的意思是,你可以分開做到這些事情,並且不會混為一談;完全窮盡的意思是,要把該做的事情都完整描述出來不能缺漏。如果你在切割目標時能夠「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就能比一半行銷人員更能成功。因為該做的都做到了,當然就沒有布成功的道理。理論上,如果要寫出一個「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好目標,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但現實面最難的就是:「你寫的目標,並不適合我」例如:一家時常辦實體活動的公司,他們下廣告所要花費的心力,可能要比數位廣告公司多花數十倍。因此,對他們而言,要獲得10,000個讚,最好的方式可能不是下20則廣告,而是舉辦20場實體活動。這就要回過頭來講「策略」這件事情。策略的意義是「路徑」,「路徑」是按順序、從起點、經過每一個你所設計的轉折點、到達終點的方式。這邊的關鍵是「你所設計的」。也就是說,你設計的策略可能和別人的不一樣,所以策略的制定,並不是比誰規劃的完整,那是目標能否達到的問題,而是比賽誰能用最少的資源、最快的速度,也就是專屬於自己公司的最佳路徑達成目標。因此,如果你每一天的待辦清單、周目標、月目標遲遲無法達到,也有很可能是因為你的策略有問題。沒有評估行銷人員的執行時間、沒有考慮到業務人員的工作量、沒有考慮到個人的工作能力差異、沒有考慮到公司的強項,都會讓你沒辦法達到目標。最後,我們來整合一下,該如何讓我們每一天做的事情,達成更大的目標?目標的最低要求:「把工作做完」目標的品質要求:「能達到更大目標」大目標的成功關鍵:「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大目標的成功關鍵:「適合的策略,而非理想的策略」策略具有特殊性,可能只適用於我們公司,因此下一篇文章我來分享那些目標,可能是場地行銷必須要達到的事情。
【場地行銷攻略】怎麼把策略﹑目標,落實到每一天的行動中?
前幾篇文章,都在討論行銷的事前準備,這些準備不外乎就是為了讓公司發大財,但最難的就是把對市場的瞭解、產品定位、行銷策略落實在每一天的待辦清單上。
— Kevin Wu
【場地行銷攻略】怎麼把策略﹑目標,落實到每一天的行動中?
前幾篇文章,都在討論行銷的事前準備,這些準備不外乎就是為了讓公司發大財,但最難的就是把對市場的瞭解、產品定位、行銷策略落實在每一天的待辦清單上。
這篇文章我想試著說明,有了初步的行銷策略之後,該如何落實在明天的行動。
策略 v.s 目標的關係是?
策略:像一條路的路徑
我們可以試著把在做的事情比喻為爬山。爬山會有起點、終點,以及經過的每一個轉折點。
在我看來策略,就是按照順序從起點,經過每一個你所設計的轉折點,到達終點的方式。
.
目標:每一個可以看風景的點
如果說策略是一個連續的點組成的,目標就是每一個值得停留的點。
在爬山中除了起點以外,每一個值得看風景的點、轉折點、叉路、終點,都可以當作目標。
以行銷來說,策略 v.s 目標的差別是?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替行銷設定起點、路徑、終點。
我們所謂的行銷策略,就是設定路徑。你可以隨意把路徑中的順序調整、項目刪除。
而所謂的行銷上的目標,除了具體可視的觸及人數、粉絲團人數,包含貼文、美化頁面都可以是目標。
目標 v.s 實際執行的關係是?
而「目標」這件事情,其實我們可以再仔細探究,我會再進一步用「大小」、「時間」、「順序」來看待目標。
例如:目標是「擁有一個很棒的粉絲團」
為了達到這個大目標,我們可以切割成一些小目標,例如:1. 10,000個讚
2. 100個忠實粉絲
3. 每篇貼文都有100個讚
4. 每篇貼文都有1000個觸及人數
這樣的設定就有大目標、小目標之分。小目標出現的意義是,可以讓我們切割成更小的目標,直到可以變成明天的待辦項目。
例如:「10,000個讚」的大目標,可以再切分為幾個小目標:1. 下20則廣告
2. 寫10篇文章
3. 與3個youtuber聯名合作
但當目標越來越細的時候,就會開始有一些變化,例如「下20則廣告」下的小目標可能是:1. 設定廣告主軸、TA範圍
2. 製作20張圖片
3. 製作20份廣告文案
此時你會發現,原本只包含「大小」的目標開始出現「順序」,也就是須要先有「廣告主軸、TA」才可以做「製作20份廣告文案」,再來因為做事情需要時間,不是一瞬間就能完成20份廣告文案,那麼在設定目標的時候就會考慮到「時間」。
當我們發現,目標已經小到沒有切割的必要、出現順序性、可以掌控時間時,差不多就是我們日常的待辦清單,也就是今天和明天要做的事情了。
好目標﹑好策略﹑好的待辦清單
把目標、策略「落實」到每一天,這大家都會說,但落實的品質其實是有兩種的。
「落實」的最低要求是:「把工作做完」
例如,「要寫出20個針對不同TA的廣告文案」,如果行銷人員可以按照預訂時間、順序把這件事情做完,就符合「落實」的基本要求了。因為如果沒有做完,根本就不用去檢視成果。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標是有區分大小的,也就是說,並不是要你純粹「寫出20個針對不同TA的廣告文案」,而是要讓公司未來能在粉絲專頁上「獲得10,000個讚」。這就帶到我們第二個對於「落實」的要求:
「落實」的品質要求是:「達到更大目標」
換句話說,一個好的每日待辦事項,不僅止於審視是否能在每一天完成,還要看的是每一段時間後,更大的目標是否達到。如果目標達不到的話,就要開始回過頭來考慮兩件事情:
「目標」的關鍵要求:「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在前面曾說過,「目標,路途中是每一個可以看風景的點」這個要表達的,其實只有目標的一個面向 — 「可偵測性」。也就是可以用客觀的角度來看目標是否達到。
例如「獲得10,000個讚」,有達到或是沒達到,一看就可以知道了。不過這也只是目標的基本要求。
另外一個面向,就是「我們是為了達到大目標,才切割成一些小目標」,而反過來說,每個小目標,都要有助於大目標完成。
但如果我們在一個月之中,每周目標都做到了,但當月目標卻沒達到,就要來檢討,是不是有些方面沒有做到了。
例如,Facebook粉絲團有一個藍勾勾標誌可以申請,通過申請就代表你的粉絲團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假設)藍勾勾的獲得標準1. 10,000個讚
2. 100個忠實粉絲
3. 每篇貼文都有100個讚
4. 每篇貼文都有1000個觸及人數
如果獲得藍勾勾需要達到四個指標,而你的當月目標,是成功獲得藍勾勾,所有的周目標加起來只包含4項裡面的2項,當然就無法獲得藍勾勾。
這就是目標的另外一個特性「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
相互獨立的意思是,你可以分開做到這些事情,並且不會混為一談;完全窮盡的意思是,要把該做的事情都完整描述出來不能缺漏。
如果你在切割目標時能夠「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就能比一半行銷人員更能成功。因為該做的都做到了,當然就沒有布成功的道理。
理論上,如果要寫出一個「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好目標,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但現實面最難的就是:
「你寫的目標,並不適合我」
例如:一家時常辦實體活動的公司,他們下廣告所要花費的心力,可能要比數位廣告公司多花數十倍。
因此,對他們而言,要獲得10,000個讚,最好的方式可能不是下20則廣告,而是舉辦20場實體活動。這就要回過頭來講「策略」這件事情。
策略的意義是「路徑」,「路徑」是按順序、從起點、經過每一個你所設計的轉折點、到達終點的方式。
這邊的關鍵是「你所設計的」。
也就是說,你設計的策略可能和別人的不一樣,所以策略的制定,並不是比誰規劃的完整,那是目標能否達到的問題,而是比賽誰能用最少的資源、最快的速度,也就是專屬於自己公司的最佳路徑達成目標。
因此,如果你每一天的待辦清單、周目標、月目標遲遲無法達到,也有很可能是因為你的策略有問題。
沒有評估行銷人員的執行時間、沒有考慮到業務人員的工作量、沒有考慮到個人的工作能力差異、沒有考慮到公司的強項,都會讓你沒辦法達到目標。
最後,我們來整合一下,該如何讓我們每一天做的事情,達成更大的目標?
策略具有特殊性,可能只適用於我們公司,因此下一篇文章我來分享那些目標,可能是場地行銷必須要達到的事情。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