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走出不如預期的道路

Kevin Wu

能有良好的未來職涯藍圖,並可以順利地開始職業生涯是十分幸運的,但是人生往往並不如想像中順利,可能會面臨大小公司都有的基本門檻,當門檻無法跨越時究竟該如何去思考?藍圖的規劃是否真能如期進行?

我想,從現實面而言,許多事情是在執行中修正,用自己的力量跳脫框架,才能達到更好的結果。

大公司與人才

以大公司而言,我想以剛入行的角度來檢視人力:一是純粹的勞動力,一是未來的人才。

純粹的勞動力是可以輕易被取代的,組裝人員、固定動作的技師、配裝、產品分類、運送等等,雖然各有各的專業,但事實上也都是已經被細分的簡單工作罷了,或許公司為了人力成本、工作成就感,而讓工作本身有適當的豐富度,讓它成為像個人們願意付出的工作,但本質上而言並不需要什麼創造力,也不會重視人才的培育。

另一種是未來的人才,他們一開始做的事情其實跟一般的勞動者沒什麼區別,一樣式在分工作業底下的一顆小螺絲罷了,但工作內容是有深度或廣度的,就是這個工作在持續鑽研的情況下,會達到技術上的提升、剛入行者無法透過系統化的教學而了解更上一階的工作精隨,另外因為長期的付出,能見識到、觀察到的層面廣度會提升,而非只專注在工作的細節中。ˊ而後者是我們可以忽略入行門檻、打破藍圖規畫的重要因素。

想要以儲備幹部的姿態入行,要有良好的學歷、足夠的外語能力、可能要有過人的技藝或成就,又或者是值得信賴的關係,想要進入新創公司,要有十足的拚勁,能夠在小公司中立刻發揮的價值、新創有邏輯的想法,想要進入大公司,也要有基本的學歷、背景相關的門檻。

但上述對於過去經歷普通、想進入非本科系工作等因素而無法跨越門檻的人是很大的阻礙,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該放棄所規劃的藍圖、放棄進入某間公司、謀取特定職位的想法。

無法被認同的普通人該怎麼做?

前述提到未來人才的這些工作者,基本上在做的事情和純粹的勞動力者大同小異,只是公司的型態、對工作者的期許,允許這些一般的工作讓人在技術、視野上提升,進而達到不同層面。

也就是說,即便無法在一開始達到預期的工作職位、無法跨過進入門檻,也還是有機會透過其他工作、更低階的工作,進步或躍升到理想的軌道上。

而能夠創造這條道路的基本條件,就是擁有適當組織的型態、升遷及輪調的暢通、跨團體的合作、工作本身的未來性等因素。

但更為重要的是,能否從這樣的工作跳出,取決於個人的態度,當有這樣的空間可以發揮時,身為新進的職員,是不是有積極主動地去爭取、去嘗試、進步,還是只有聽命行事,把工作看成任務去完成,而非將其看成事業去經營、拓展。

對於職涯規劃,即便有十分良好的規劃,還是很可能碰到不如意,不管是個人心理、能力,或是公司、環境的改變。而好的計畫是要隨著這些情況有所調整的,而且理想的道路,並不是只有當下心中所設定的那些,很多條路是經過歷練、發揮創意、積極創造才出現的,透過更努力地嘗試,並且做出實際的行動,才不會把自己限縮在第一份工作與職位,而是成為創造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