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達成目標的關鍵-「檢視力」

達成目標的關鍵在於規劃力、執行力和檢視力。透過定期檢視個人目標和進度,調整策略,並反思努力的意義,可以提高生產力和滿意度。檢視系統包括生涯檢視、生活儀表板和專案檢視等,幫助持續優化行動和目標設定。

Kevin Wu

🎯 達成目標的三大關鍵:規劃力、執行力、檢視力

  • 規劃力:讓目標清晰且可行
  • 執行力:用行動堆疊成果
  • 檢視力:幫助持續做對的事

今天主要來分享「檢視力」的好處


💡 為什麼檢視力很重要?

今年,我發現規劃和執行雖然是基石,但真正讓我少走彎路、能持續維持良好生產力的是「自省檢視」。檢視時,我會時常問自己:

  • 完成了什麼?哪些還停滯不前?
  • 方法是否有效?需要改進嗎?怎麼調整?
  • 這些努力對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下一個階段目標是什麼?

🧷 檢視清單

檢視可大可小、面向也非常多,也跟大家分享我的檢視系統:

1️⃣ 生涯檢視(年):思考 3~5 年的人生方向、目標,彙整工作與生活價值觀。
2️⃣ 生活儀表板(月):評估 Wellness 各面向(如健康、財務、社交),了解對人生狀態的滿意度。
3️⃣ 年度檢視(年):連結長期目標,檢查年度目標成果,並為下一年制定目標。
4️⃣ 目標檢視(月):檢視目標達成率,調整時間與節奏,必要時新增或刪除目標。
5️⃣ 專案檢視(週):每週或雙週,追蹤專案進度,調整規劃,安排後續行動。
6️⃣ 習慣與行動檢視(天):每天更新完成的習慣和行動,根據需要調整待辦清單。
7️⃣ 情緒檢視(週):每天~週一次,或特定事情發生時,反思心情波動,找到應對方式。
8️⃣ 特定項目檢視,如:

  • 資產與投資績效(月)
  • 個人品牌流量與銷售(2~4 週)
  • 身體健檢數據(年)
  • 保險或長期儲蓄(年)

💡 檢視這麼多,不會很累嗎?

確實不容易,但習慣了之後速度很快!

項目並非一開始就這麼多。有時檢視得太細緻,有時因為不熟悉覺得疲累,但透過逐步累積與優化,就會發現有些真的是很重要,能適當地調整我的前進步伐。在建立模板、培養習慣後,速度就會快非常多,其實每月花 6~8 小時,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月內檢視項目了。


💡 如何開始檢視?

1️⃣ 如果你喜歡規劃,從「生涯檢視」「目標檢視」「專案檢視」開始,可以更有條理地行動。
2️⃣ 如果你隨性不拘,試試「生活儀表板」「情緒檢視」或日記,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