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機器人,「網路」可能取代「實體空間」? Apr 21, 2017 — Kevin Wu 聊天機器人,「網路」可能取代「實體空間」? 聊天機器人,應該是什麼?最近一直在思考,聊天機器人對我們而言的意義,究竟『應該』是什麼?聊天機器人是附屬於社交平台的工具?App的另一種模式?行銷工具?客服人員的替代品?最近讀到文章的一段話,讓我得到一個近期最滿意的答案:它是網路版的客廳、球場、咖啡廳、辦公室。“We think of Messenger as being like the new social living room for the world, where people can hang out, share, chat, play games or buy things, while still being able to reach nearly everyone, wherever they are.“來源:https://messenger.fb.com/blog/messenger-platform-2-0-debuts-at-f8我們平常都會在某個空間進行活動,不論是餐廳、辦公室、客廳、球場,我們會和旁邊的人交流,也許是吃飯、喝咖啡、打球等等。而在同一個場域之中,我們還可以做許多事,你可以吃飯的同時幫朋友慶生、聊天、拍照、玩遊戲;在辦公室你可以獨自工作、與同事開會,甚至偶爾來個小型派對!但即便手機、電腦、app是如此方便、強大,這樣的生活情景,並沒有很完美的被轉移到線上,主因在於過去線上交流,大多建立在單一活動、任務、介面,而非在一個『場域、空間』之中。聊天機器人,不像App般的單一任務,而是一個促進人際關係的場域所謂的單一活動或任務,就像是電腦遊戲、線上遊戲,活動目的、與人的交流,終究在遊戲的介面、模式之中。更極端的是網路搜尋、觀看線上影片,這種沒有透過連線互動的活動更不用說,完全不需要其他人的參與。App則是更將人鎖死在單一的框架下,許多都只是為了單一目的而存在,行事曆、遊戲、訂票系統···。當我們跳離這些App,彼此的連結機乎完全中斷,僅存尚有互動擴張性的就只剩下社交型的App。許多網路工具、軟體、app,讓人與人的連結,不再是以處在某個『空間』為基礎,而是漸漸讓人讓人認為,互動是為了某個『任務』而存在。而聊天機器人的出現,我認為開啟了另一種相反的可能,他是建立再對話、空間、互動的平台之上,幫助我們有更多的樂趣,他形成了一個能促進人際關係的場域。App 讓人們的連結與體驗不再強烈、不再浪漫我可以約一個很久沒見的老朋友在咖啡廳見面,我們可以邊享受美味的咖啡邊聊天,聊完之後也許到附近的球場打打球,晚上再去看個兩人都很喜歡的英雄電影。但現在的線上活動,大概只會和很久沒有聊天的老朋友聊聊line,或是很久沒有一起打app遊戲就相約一下。但我們的連結如此薄弱,沒辦法好好聊天,因為注意力馬上被另外一個視窗、app提醒抓走,玩App、軟體遊戲時,甚至忘了隊友是兩年沒見的人。這樣就是我所認為,以『空間』和以『任務』為基礎的互動,會產生本質上的不同,除非是一系列的任務,否則人與人的連結將中斷,甚至是在整合不完全的線上活動、app中,就連執行任務的當下,兩人的互動都可能十分薄弱。聊天機器人,比一般App更能促進人與人交流爲什麼我認為聊天機器人,比起過去的app、工具、平台、網站都更能促進人與人的交流?正是因為聊天機器人的活動基礎是建立於網路平台、空間、社交之上聊天機器人是利用我們正在聊天、正在互動的同時,給我們更多增進感情的工具。即便相隔兩地,我們仍可以在聊天機器人所寄生的平台上,分享彼此的照片,一起玩某個遊戲時,還有聊天機器人跟我們解說和討論,我們可以一起猶豫訂餐要訂什麼,和聊天機器人討價還價。這就像是我們在球場時,可以拿出手機分享之前的照片,我們會一起打球,並向球場管理員詢問這裡的規則,之後還一起到旁邊的餐廳,討價還價許久才達成協議點了幾道菜。聊天機器人為何能給人互動的溫度而我認爲,這就是為什麼社交型App、平台幾乎不會消失,Ptt、mobile01這種平台,即便老舊,但卻提供我們更多互動的可能,正因為人們期待這種特殊連結,希望執行所有的活動、任務,本質都是建立在人際互動之上。這並不是說聊天機器人是有溫度的工具,而是它在對的時間、平台上,做了正確的引導,進而使讓互動時的活動更多元、情感更強烈。雖然現在的機器人技術還不純熟,在社交平台、app上的還是東缺西漏,但我覺得聊天機器人確實有機會讓人找回一些,『在實體空間互動才有的溫度與專注』,也把實體空間在互動當下『能創造更多的不同類型互動』的特性,帶到了網路,讓『社交app、平台』成為一個能夠帶來更多互動價值的『空間』。
聊天機器人,「網路」可能取代「實體空間」?
— Kevin Wu
聊天機器人,「網路」可能取代「實體空間」?
聊天機器人,應該是什麼?
最近一直在思考,聊天機器人對我們而言的意義,究竟『應該』是什麼?
聊天機器人是附屬於社交平台的工具?App的另一種模式?行銷工具?客服人員的替代品?
最近讀到文章的一段話,讓我得到一個近期最滿意的答案:
我們平常都會在某個空間進行活動,不論是餐廳、辦公室、客廳、球場,我們會和旁邊的人交流,也許是吃飯、喝咖啡、打球等等。
而在同一個場域之中,我們還可以做許多事,你可以吃飯的同時幫朋友慶生、聊天、拍照、玩遊戲;在辦公室你可以獨自工作、與同事開會,甚至偶爾來個小型派對!
但即便手機、電腦、app是如此方便、強大,這樣的生活情景,並沒有很完美的被轉移到線上,主因在於過去線上交流,大多建立在單一活動、任務、介面,而非在一個『場域、空間』之中。
聊天機器人,不像App般的單一任務,而是一個促進人際關係的場域
所謂的單一活動或任務,就像是電腦遊戲、線上遊戲,活動目的、與人的交流,終究在遊戲的介面、模式之中。更極端的是網路搜尋、觀看線上影片,這種沒有透過連線互動的活動更不用說,完全不需要其他人的參與。
App則是更將人鎖死在單一的框架下,許多都只是為了單一目的而存在,行事曆、遊戲、訂票系統···。當我們跳離這些App,彼此的連結機乎完全中斷,僅存尚有互動擴張性的就只剩下社交型的App。
許多網路工具、軟體、app,讓人與人的連結,不再是以處在某個『空間』為基礎,而是漸漸讓人讓人認為,互動是為了某個『任務』而存在。
而聊天機器人的出現,我認為開啟了另一種相反的可能,他是建立再對話、空間、互動的平台之上,幫助我們有更多的樂趣,他形成了一個能促進人際關係的場域。
App 讓人們的連結與體驗不再強烈、不再浪漫
我可以約一個很久沒見的老朋友在咖啡廳見面,我們可以邊享受美味的咖啡邊聊天,聊完之後也許到附近的球場打打球,晚上再去看個兩人都很喜歡的英雄電影。
但現在的線上活動,大概只會和很久沒有聊天的老朋友聊聊line,或是很久沒有一起打app遊戲就相約一下。但我們的連結如此薄弱,沒辦法好好聊天,因為注意力馬上被另外一個視窗、app提醒抓走,玩App、軟體遊戲時,甚至忘了隊友是兩年沒見的人。
這樣就是我所認為,以『空間』和以『任務』為基礎的互動,會產生本質上的不同,除非是一系列的任務,否則人與人的連結將中斷,甚至是在整合不完全的線上活動、app中,就連執行任務的當下,兩人的互動都可能十分薄弱。
聊天機器人,比一般App更能促進人與人交流
爲什麼我認為聊天機器人,比起過去的app、工具、平台、網站都更能促進人與人的交流?
聊天機器人是利用我們正在聊天、正在互動的同時,給我們更多增進感情的工具。即便相隔兩地,我們仍可以在聊天機器人所寄生的平台上,分享彼此的照片,一起玩某個遊戲時,還有聊天機器人跟我們解說和討論,我們可以一起猶豫訂餐要訂什麼,和聊天機器人討價還價。
這就像是我們在球場時,可以拿出手機分享之前的照片,我們會一起打球,並向球場管理員詢問這裡的規則,之後還一起到旁邊的餐廳,討價還價許久才達成協議點了幾道菜。
聊天機器人為何能給人互動的溫度
而我認爲,這就是為什麼社交型App、平台幾乎不會消失,Ptt、mobile01這種平台,即便老舊,但卻提供我們更多互動的可能,正因為人們期待這種特殊連結,希望執行所有的活動、任務,本質都是建立在人際互動之上。
雖然現在的機器人技術還不純熟,在社交平台、app上的還是東缺西漏,但我覺得聊天機器人確實有機會讓人找回一些,『在實體空間互動才有的溫度與專注』,也把實體空間在互動當下『能創造更多的不同類型互動』的特性,帶到了網路,讓『社交app、平台』成為一個能夠帶來更多互動價值的『空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