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讓人生平衡的目標

平衡工作與生活需要設定多方面的健康目標,包括身體、心理、職業、社交、財務、環境、靈性和智慧健康。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目標達成率,並確保在面對壓力時保持身心健康。設定2024年目標時,應優先考慮身心健康,並在年中調整財務和職業發展目標,以達成更好的2025年度目標。

Kevin Wu

工作生活要平衡,那麼怎樣算平衡呢?跟設定目標有何關係?

我很喜歡「Wellness」這個詞,它是一種全面的健康概念,重視從身至心、從情緒到社交的健康生活狀態。包含了

  1. 身體健康 (Physical Wellness)
  2. 心理健康 (Mental/Emotional Wellness)
  3. 職業健康 (Occupational Wellness)
  4. 社交健康 (Social Wellness)
  5. 財務健康 (Financial Wellness)
  6. 環境健康 (Environmental Wellness)
  7. 靈性健康 (Spiritual Wellness)
  8. 智慧健康 (Intellectual Wellness)

這很符合我認為一個良好的生活目標設定,跟先前提到的木桶理論、重視情緒的觀點一樣,都重視「身為人」需要關注的議題。

因此,我在個人的生活管理系統,也是把事情都切成多個角度思考,設定每一種健康的未來藍圖、目標,並定期在各面向中進行檢視。

而我在設定年度目標時候,也會以整體狀況來做一個考量、優先序。

例如,在設定2024年目標時,由於我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實在30歲之後開始下滑,前半年的目標更著重在運動、飲食、睡眠、健康檢查等。

同時,由於前兩年的工作壓力,也讓我不得不特別增加環境、心理健康的目標,以確保在年中~年底之間衝刺的時候,身心都有足夠的能量可以維持。

年中~年底,則開始注重財務的資產重新配置,以及個人品牌的職業發展。

也多虧了有這套目標思維,今年目標達成率出奇的高,

在6~7月開始,身、心健康的良好也確實給我了下半年滿滿的能量,

在近5~6個月期間,幾乎都是處在一個高校的衝刺狀態,並且是一個心靈滿足,不會特別覺得疲憊。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的目標混亂,不妨試試看將各種健康面向都設定目標,

並且嘗試用木桶理論,優先設定讓你感到困擾、舉足不定的目標,並且提高他的優先序。

也許,就可以讓你取得一個更好的2025年度目標!